<
t1b5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男人只会影响我拔剑的速度 > 男人只会影响我拔剑的速度 第73节
    文希柳莞尔道:“只要淑妃妹妹想通一处便够了——陛下被人换掉了,这个新上位的冒牌货当然要帮助他的主子扫清挡在前路上的障碍了,不是吗?”

    淑妃听得神色一凛:“你是说,这个冒牌货是皇后安排的?”

    “难道不是吗?”

    文希柳神态自若,反问她:“皇后重新复宠,皇后所出的公主倍得看重,杜太尉先前明明都提了致仕,却被这个冒牌货再度起复,委以委以重用,要说他不是皇后和杜家安排的,你信吗?”

    说完之后,她看向太后,目光坚定有力:“太后娘娘,陛下是您的亲生子,没有人比您更加了解陛下了,妾身不相信这段时间以来,您没发现他有不对劲儿的地方!”

    自己的亲生儿子、国朝的天子被人换掉了,这怎么可能呢!

    太后下意识想要摇头,只是脑海中却不受控制的浮现出一幕幕画面。

    从前儿子对自己虽也无甚亲昵,但到底还是很敬重的,对于承恩公府这个外家,也是多有恩赐倚重,他绝对不可能听说自己要寻死,还无动于衷。

    还有那天母子二人一道用膳的时候,他明明不喜欢吃鱼的,却开口问起了鲫鱼豆腐汤……

    这难道不突兀吗?

    太后的脸色慢慢变了,阴晴不定片刻,终于转为冷冽的阴鸷。

    她相信了文希柳的说辞,然后直截了当的问她:“皇长子何在?”

    皇帝既然被人换掉了,那仍旧存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要换成她,必然是得斩草除根,永除后患的,她已经不抱有皇帝还活着的侥幸了。

    既然如此,皇帝唯一的子嗣、文希柳所出的皇长子,就成了希望所在!

    太后作为皇帝的生母、先帝的嫡妻,必然得保住当前大宗的地位,才能有风光荣耀的来日,要是过继了藩王之后,到时候人家有自己的亲爹和亲娘,谁还拿你当盘菜?

    当务之急,便是揭穿杜家和皇后的阴谋,戳破冒牌货的真面目,继而扶持皇帝唯一的皇子登基,她作为嫡亲的祖母摄政!

    太后心里边还转着另一个想法——她需要的只是皇长子罢了,文希柳留之无用,若有机会,不如一并除掉,届时叫淑妃收养皇长子,令叶家的女儿再度执掌寿康宫!

    只是太后也知道,这可能性并不太大,文希柳是个聪明人,她不会不事先防范的。

    果然,文希柳听太后问皇长子何在,并不回答,只从袖中取出一份文书,双手递上:“事态未明,妾身岂敢将底牌露出来?还请太后娘娘纡尊降贵,照着这份文书抄录一遍,覆盖金印,妾身才好将皇子送到寿康宫。”

    太后接过那份文书粗略看了一遍,便见是一道懿旨,以自己的名义发出,申明贤贵妃文氏,系皇长子生母,遵从大行皇帝遗令,着立为皇后,许与太后一道摄政监国。

    她倏然笑了,神情晦暗难言:“你的心倒是很大。”

    文希柳仍旧在笑:“太后娘娘,您请?”

    太后抬起眼来,直直的看着她面庞:“你就不怕哀家直接除掉你,再去找皇长子?”

    “您不能这么做,”文希柳自若道:“妾身离开之前,便将皇长子交付给了心腹之人,若是在预定时辰到达之前她还没见到约定好的信号——”

    她眼底冷光一闪即逝:“她会带着皇长子一起上路的。”

    太后语气中裹挟着一抹怒气:“你倒真是舍得,皇长子可是你的亲生骨肉!”

    文希柳语气轻快:“也是您当前的唯一希望。”

    她说:“皇长子是妾身怀胎十月生下的,没道理妾身只身赴死,却叫旁人借着妾身的儿子风光监国,太后娘娘,您说是不是?”

    太后脸色冷凝,忽的嗤笑一声,到底令人去寻笔墨来,照着文希柳的意思,抄录了一份,挥手丢到她面前去。

    文希柳不以为意,弯腰捡了起来,仔细看了几眼,收入袖中。

    太后眯着眼看她,道:“文氏,哀家今日,才算是看清了你!”

    文希柳不以为意,神情坦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第64章 真-皇后的逆袭(5)

    皇帝当下只有皇长子一个儿子,此时这根独苗又被文希柳牢牢把控,太后别的选择,也不敢冒险——她知道文希柳说到做到,若是逼急了,她真敢带着皇长子一道共赴黄泉!

    太后赌不起,那就只能妥协,到底照着文希柳带来的那份文书抄录一份,加盖金印之后扔到她面前去。

    文希柳也不介意她的轻慢,收起来之后便告辞离去,走前丢下一句:“太后娘娘可以着手准备,想法子请宗室长辈和诸位重臣入宫了。”

    太后脸色阴晴不定,仿佛暂时还拿不定主意似的。

    淑妃嘴唇抿得死紧,过了几瞬,又小心翼翼道:“姑母,要不要差个人跟着她,若得了机会,便一举将她除掉?”

    太后看着这个大难临头、却仍旧难掩天真的侄女,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你当文氏傻吗?她能先于你我二人发觉皇帝的异样,又敢冒着被杀的风险来寿康宫见我,还以皇长子为饵引咱们上钩,你觉得她会不防范咱们夺了皇长子过去,便跟她撕破脸?”

    她语气凝重:“真把她逼到了绝境上,她一定做得出玉石俱焚的事情,皇帝唯有皇长子这一点骨肉,若他出了事,不说承恩公府,便是你我二人,怕都要死无葬身之地!”

    淑妃骇得变了脸色,讷讷道:“哪就有这般严重了呢。”

    太后恨铁不成钢道:“如果皇长子出了事,皇室大宗绝嗣,必然得过继藩王之子,届时新帝是认得哀家这个祖母,还是认得你这个庶母?若换成你,会不会第一个打着大行皇帝的旗号铲除承恩公府?”

    她恨声道:“文希柳不怕死,她本也只是一个小小庶女罢了,她什么都没有,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可是咱们那么大一家子人,你敢去赌吗?!”

    淑妃被训得面红耳赤,满脸惭色,低着头不说话了。

    太后见她如此,倒也不曾再说什么,就跟忽然间泄了气似的,摆摆手,颓然坐到了椅子上。

    “这件事情实在是太过突然,哀家,哀家要好好想想。”

    亲生儿子没了,顶替他的是冒牌货,这个冒牌货是皇后乃至于国丈府上安插的,又借着天子的权柄要处置承恩公府……

    淑妃小心觑着她的神色,没敢再去做声,放轻脚步到太后背后去,伸手为她揉肩。

    ……

    文希柳离开了半个时辰,便带着皇长子匆匆赶赴到寿康宫:“妾身及皇长子性命,乃至于国朝的万里江山,都只在太后一念之间了!”

    皇长子已经满周岁了,父亲英俊,母亲更是绝色佳人,饶是年岁尚小,也仍旧能看出来日成年后丰神俊朗的影子来。

    从前文希柳是最得天子宠爱的贵妃,中宫失宠,皇后都要逊色他的生母一射之地,更别说他又是皇帝的长子,真正是万千宠爱在一身。

    只是近来发生的事情太多太多了,一向疼爱他的父皇忽然间冷了脸,紧接着废黜了母妃的名位,他年纪尚幼,心智并不足以意识到这究竟意味着什么,但是他能感觉到乳母和保母们的心不在焉,以及侍从们的惶恐与笼罩在玉英殿上空的阴云……

    他只是小,并不是傻。

    太后从前也是真心疼爱皇长子的——唯一的孙儿呢。

    此时再见,看他小脸上奶膘都消下去几分,眉眼间依稀有着皇帝的影子,一时悲恸交加,潸然泪下,搂住他小小的身子更咽出声:“我可怜的儿啊,怎么就舍下了我们孤儿寡母——”

    她这么一哭,淑妃跟文希柳也跟着掉了眼泪,年幼的皇长子被几人的情绪带动着,懵懵懂懂的也跟着啼哭起来。

    太后先前跟皇帝大吵的时候,是真的烦他,但是再怎么烦也不会想着叫他去死,那是她荣耀与权力的来源,也是她十月怀胎生下的嫡亲骨肉。

    现在再知道跟自己争执的不过是个冒牌货,真正的儿子早不知埋骨何方,数日前的那一面已经是永诀,又怎能不痛?

    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没有体会过这等滋味的人,又如何能了解她的伤心!

    一群人哭了许久,方才勉强停住,而被太后拥在怀里的皇长子,早已经耐不住疲惫睡了下去。

    这时候文希柳没再阻拦,直接示意乳母将皇长子抱到内殿去歇息,等太后遣散了无关人等之后,她开门见山道:“妾身先前所说的,太后娘娘作何准备?”

    太后早已经有过思忖:“宗室倒还简单,哀家若是称病,传将出去之后,宗室必得来人探望,至于朝中重臣,怕就难了……”

    内宫不得干政,这是历代□□的铁律,本朝也不例外,太后作为天子的生母,已经到了该颐养天年的时候,还往朝堂上伸手,岂不惹人忌讳?

    更别说此时正值承恩公府犯了事,天子将太后母家下狱问罪,便更不好请人过来了。

    文希柳对此并不觉得意外,当下莞尔道:“妾身倒是有个法子,却不知当讲不当讲?”

    太后微微蹙着眉头,没有急着发话。

    淑妃却看不惯她这副一切尽在掌握的模样,忍不住出声呛她:“当讲便讲,不当讲便咽回去,我们都是一条船上的人了,你现在拿乔作态是装给谁看?!”

    太后唇角翘起一线,显然淑妃这话十分合她心意:“你这孩子,净说些大实话!”

    文希柳装逼不成反被怼,眼底不由闪过一抹阴翳,倒不继续卖关子了:“皇后自以为得计,却不知她早已经犯下了天大的疏漏,早先她只将陛下身边的那位内侍监打发出去,却不曾斩草除根,现下此人正在我手上。他侍奉陛下多年,诸位重臣自然识得,由他去串联各家,也能取信于人。”

    太后神情中浮现出一抹嘲弄:“贤贵妃准备的可真是充分,明面上是请哀家来拿主意,实际上早就把路给铺好了。”

    文希柳只是笑,却不搭腔。

    “也罢,就按你说的来办吧。”太后也知现下并非内讧的时候,讽刺了她一句,便传了心腹来,下令约束好寿康宫内的内侍和宫人,全宫外松内紧,小心戒备,紧接着便对外称病。

    太后现在完全用不着装病——她是真的有病。

    早先被皇帝那么一气,身体便不甚安泰,再得知皇帝对自己娘家下手,直接来了个满门抄斩,更是直接吐了血,这时候叫太医来诊了脉,妥妥是个命不久矣的样子。

    太医还没把消息禀报上去,便有宣室殿的内侍持了白绫来送淑妃上路,太后直接下令把人撵出去,还是那句话——要杀淑妃,叫皇帝自己来!

    皇帝当然不可能纡尊降贵去杀一个后妃,其余人也不敢顶着太后的压力强行把淑妃弄死,人家娘俩事后说不定很快就和好了,下手的人却得被踢出去顶雷,这伙儿谁愿意干啊!

    于是此事便暂时拖了下去。

    同样,奉命往玉英殿去的内侍也没找到文希柳,连带着皇长子也给弄丢了。

    别管是丢了一位废妃,还是丢了皇长子,这都是石破天惊的大事,传旨的内侍不敢隐瞒,马上报到庄静郡主那儿去了。

    庄静郡主吩咐他:“不必急着往陛下面前回禀,先往寿康宫去问一声,看他们母子二人是否正在太后娘娘处。”

    内侍奉命而去,很快就来回话:“正如郡主娘娘所说的那般。”

    庄静郡主嗤笑一声,打发了他下去,自去告知皇帝此事。

    皇帝正在椒房殿里哄孩子,听罢当即勃然大怒:“太后这是什么意思?朕已经决议处死承恩公府满门,她寻死觅活,朕要赐死叶宝瑛,她仍旧拦着不肯,行吧,便留她性命,算是朕对太后尽孝,可她连文希柳都要庇护——这是诚心跟朕过不去吗?!这老东西是不是昏了头!”

    庄静郡主心说看起来他们娘俩的感情是真破裂了,听听皇帝说的吧,一口一个“老东西”,半点热乎气儿都没有!

    但嘴上仍旧劝她:“太后娘娘大抵不是顾惜文氏,只是心疼皇长子,不愿叫孙儿幼年失母罢了,她老人家上了年纪,近来屡屡传召太医,陛下即便深恨文氏,也不妨耐着性子等上一等,好歹别叫太后娘娘走得不安。”

    皇帝叹口气,神情动容:“太后从前那么为难娘,文氏对皇后也是屡有不敬,您却如此为她们着想,实在是宅心仁厚!”

    庄静郡主反手回了他一个马屁:“陛下愿因太后娘娘而收回成命,暂留二庶人性命,不也是一代仁君?”

    “是啊是啊,”皇帝唏嘘不已:“我们时常因为太过善良,而跟那些毒妇格格不入……”

    ……

    内侍监得了文希柳的吩咐,头一个就找到了徐太傅门上。

    要说朝中哪位大臣最是耿介,最不可能被杜皇后收买,必然便是他了。

    打从傍晚时候开始,内侍监便在徐府门外等候,直到月上柳梢头,卷王才下班回家,他一溜烟的跑过去:“太傅,我有要事相求!”

    护卫们迅速围了上去,却被徐太傅出声制止:“且慢!”

    他觉得来人声音有些熟悉:“把人带过来。”

    护卫们便将内侍监双手按住,带上前去。

    徐太傅接过仆从手里边的灯笼往前一送,看清楚来人面孔后,心头便是一沉,继而摆摆手示意护卫将人松开:“凭石兄也是,有什么事情不能打发人递个拜帖过来,非得大晚上来寻我,护卫们见了,那能不误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