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1b5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男儿行 > 第100节
    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肯定都是稚嫩的,并且总能找到许多漏洞。因此在回扬州的路上,朱八十一几乎每天都在回答不同的疑问,进而自己也努力将这些漏洞弥补完整。有时候被问得烦不胜烦,甚至筋疲力尽,打算放弃。但一想到这些都來自朱大鹏的记忆,便又咬着牙坚持了下去。因为朱大鹏记忆里的东西,至今为止,都给他,给淮安军带來了极大的助力。朱大鹏记忆里的东西,基本上都是经过了时间和实践验证了的东西。不大可能将他朝阴沟里带。

    时间在忙碌中过得飞快,当朱八十一带着大队兵马返回扬州的时候,已经是至正十二年腊月初八。因为小明王韩山童迟迟沒能找到,北方红巾便一直沒有立国,所以各地依旧采用的是大元朝的年号。这种做法让很多人都觉得别扭,因此大伙都不急着提公审张明鉴的茬,反而纷纷凑到临时搭建起來的帅帐内,明里暗里示意朱八十一,趁着腊月还沒结束,新的一年沒有开始,赶紧考虑一下新的一年的年号问題。

    “这个,还是等等刘元帅那边吧…”朱八十一本人,对此倒持无所谓态度。在打下淮安后不久,他就通过城里的景教徒,确定了眼下为公元1352年,与朱大鹏记忆里的那个世界,有将近七百年的间隔。至于叫“至正”十二年,还是“治平”二年,其实不过是个记录方式问題,并沒什么太大差别。自己勉强再弄出一个來,只会乱上加乱。(注1)

    “刘帅那边又派了一波信使來,希望都督能看在他的面子上,放范书童的一马。”听出朱八十一并不想跟刘福通彻底决裂,老长史逯鲁曾犹豫了一下,再次劝谏。“他就是招摇撞骗的神棍,杀了他沒任何意义。留着他,反倒多少能派上些用场。”

    “杀不杀他,要看审判结果。”朱八十一在此事的反应上非常执拗,毫不犹豫地回应,“刑罚的等级你们商量出來结果了么?商量出來后,就落到纸上。以后都按着这个量刑。直到下一次觉得需要大改之前,都以此为标准。”

    “禄某幸不辱命…”逯鲁曾立刻挺直身体,轻轻拱手。比起给范书童说情來,显然,后一件事情意义更大。拟定不同罪行的量刑标准,并为以后审案作为参照。这就是等同于替整个淮安军管辖区域,拟定一份刑律了。放在过去,那就是开国宰相的工作。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怠慢。

    “具体怎么定的,拿來我看…”朱八十一诧异地看了老进士一眼,很不理解后者为何突然变得如此振奋。

    “都督请稍待…”逯鲁曾立刻以与其年龄极不相称的动作跑出去,须臾之后,又捧着厚厚的一摞纸返回到帅帐中,双手将自己的心血呈递给朱八十一,“都督请过目,一共拟了剐、裂、斩、绞、鸩五类极刑,刖、宫、杖、流、监等九类大刑,还有其他二十一类小刑,六类。。。。。。”

    “何必弄得这么复杂?”沒等逯鲁曾说完,朱八十一迟疑着打断。在朱大鹏的记忆碎片里,好像后世对犯罪者的惩罚,只有死刑和监禁、监督劳动三种。甚至好些国家连死刑都放弃了。他虽然不会心软到让杀人者免死,但一个死刑就弄出五种花样來,也实在太多了些。

    然而这回,逯鲁曾却不打算再让步了,吹胡子瞪眼,气哼哼地回应,“不如此,怎么能威慑那些作奸犯科之徒。况且杀一人和杀十人量刑怎么能一样?拦路抢劫杀人,和当街斗殴致人于死地,怎么能一样。聚众谋反,与。。。。。。”

    “那你还准备将谋反者株连九族么?”朱八十一实在弄不懂对方的想法,再度迟疑着打断。

    “那是自然,古來各朝各代,都是如此。即便逢天下大赦,谋反者及其家人,也不在大赦之列…”逯鲁曾郑重地点点头,大声回应。

    “乱世当用重典…”轻易不肯说话的参军陈基,也凑上前,大声给逯鲁曾帮腔。“主公心怀慈悲,却不能在此刻心软。若是觉得此法过于严苛,当天下大治之后,再另外制定一部便是。但眼下,要么不制定律法。要制定,就必须严刑峻法,震慑天下作奸犯科之徒…”

    “昔日诸葛丞相治蜀科,曾经有云,水性柔,但天下每年死于水者不知凡几。而火性烈,鲜有人赴火自焚而死。。。。”另外一个参军罗本,也走上前,引经据典。

    “那也不必严苛到如此地步…”朱八十一摆了摆手,低声打断,“杀就杀了,何必杀出这么多花样來?另外,宫刑和刖刑算什么,诸位还嫌天下的残疾之人少么?那还不如直接斩了他!免得他日夜怨恨…”

    “唔?”对朱八十一最后一句话,众人倒是大部分赞同。宫刑和刖刑这种直接令人致残的惩罚,的确会让被惩罚者怨恨一辈子。但是直接把这两种刑罚改成绞刑的话,却有明显太过了。毕竟有些罪责,还沒有到要犯人非死不可的地步。

    正迟疑间,又听朱八十一以商量的口吻说道,“不如这样,死刑就到绞和斩为止,宫刑和刖刑改成坐牢加罚金。让他永远变成穷光蛋,保管不比让他变成太监好受多少。诸位以为呢,朱某听说宋代已经沒有这两种刑罚了,咱们怎么着也不能比蒙元朝廷还残忍吧?”(注2)

    注1:治平,是徐寿辉的年号。他的国号是天完,年号治平。

    注2:中国的刑罚,从唐代起,就逐渐变得越來越人性化。后來受金和蒙元影响,又迅速变得严苛。明初很多刑罚,都直接继承自蒙元。所以显得尤其严苛。

    第二百三十六章 审判 下

    这一招,倒是无往不利。淮安军中所有文职,无论是像逯鲁曾这种被逼着加入的,还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到朱八十一帐下的,提起蒙元朝廷的残酷來,都深恶痛绝。

    而建立一个与蒙元朝廷不同的体系,消除蒙古人对华夏的负面影响,对他们來说又非常具有诱惑性。几乎每次朱八十一提出,都能收到极好的效果。

    这一次,同样也是立竿见影。众人闻听之后,立刻觉得本次制定的刑律,的确受蒙元朝廷的影响比较大了些。丝毫不见两宋期间的宽容仁和。便纷纷红着脸,低声回应道:“主公说得是,宋律的确很少见肉刑,但是,战时之法如果过于宽松的话。。。。。。”

    “沒啥但是不但是的,军法和民法不同。这次大伙制定的是民法,稍微宽松些也沒关系。况且朱某一直认为,法律不在乎宽严,而在乎是否恰当,执行时是否能公平。要是随便有人说句话就徇私枉法,或者执法总是因人而异的话,再严苛的法律,也是废纸一堆。相反,如果一切都依照规矩來,王子犯法与民同罪,老百姓自然会心服口服,即便稍微宽容一些,也沒人愿意去蹲大牢玩。诸君以为如何?”

    “这。。。。。。。?”众人再度被朱八十一的新奇说法而震惊了。自家大总管就有这点好处,虽然总是提出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但总能自圆其说。并且听起來还挺像那么一回事儿,让人想反驳都不好下口。

    他们哪里知道,此刻朱八十一身体内,还装着另外一个世界的记忆。而那个五百年之后的世界中,中国人正处于睁开眼睛,不辨良莠地吸纳全世界知识和精神遗产的时代。任何一个受到够高中以上教育的人,每天都要接受各种各样來自世界不同区域的信息,并且受到各种各样社会思潮的冲击,想拒绝都拒绝不了。

    换句话说,此刻朱八十的脑子里,就带着一个巨大的图书馆。虽然很多知识都残缺不全,只鳞片抓,甚至彼此矛盾,但论起涉及之广,却超过元朝末年的任何一座藏书楼。抡起人情事故、政治权谋,他麾下任何一个文职,甚至一些武将,都不会比他差。但论起知识的渊博,见多识广,整个淮安军中所有读书人加在一起,都不可能超越他。

    那是人类七百年的进化结果,中间还涉及了东西方的交流,古代思潮和现代文化的碰撞,以及华夏文明在历尽劫波后,对自身的调整和对整个世界的适应。除非逯鲁曾等人也穿越一回,否认大伙永远也不可能达到同样的高度。拥有同样的知识积累。

    “就这么着,按照我的想法试试。不行的话,咱们过几年再改。反正咱们淮安军刚刚建立,也沒什么祖宗之法…”见众人被自己说得意动,朱八十一继续敲砖钉脚。

    淮安军这个群体既沒有什么历史包袱,也沒有任何既定的未來方向。所以对尝试一些前所未见的新鲜东西,并不如何排斥。而朱八十一目前有在这个群体里,又早已经通过一个接一个胜利,建立起了绝对权威,因此大伙劝谏了一番之后,便有条件的接受了他的观点。然后再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终于把一个初步的刑律草案确定了下來。

    剐、裂、斩、绞、鸩五类极刑当中,千刀万剐和车裂彻底被取消了,因为蒙元朝廷执政的这些年里,被判处这两样刑罚的人都越來越少,淮安军自诩是文明之师,当然不能比蒙元朝廷做得更野蛮。

    其他三项,却沒有如朱八十一所愿,直接合兵为一项了事。在逯鲁曾等人看來,死有全尸和死无全尸,根本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待遇。所以对于大奸大恶之人,一定要让他身首异处,才能以儆效尤。只有对于受牵连而判处极刑的人,或者其他各种情况被处死者,才会采用绞。至于鸩,则完全属于有功之臣或者饱学名士的待遇,一般人根本沒权利享受。

    对此,朱八十一也沒办法。也许在数百年后,朱大鹏的那个世界里,把一个死刑还分三六九等,完全是个笑话。但眼前的世界里,却受人们的思维模式所限,他也沒办法完全由着自己的性子來。

    倒是把刖、宫等残害肢体的刑罚换成罚金,众人非常顺利地就接受了。这也是蒙元统治者的一大功劳,在前后七十余年的统治里,官府向來是只认钱不讲道理。大商人的社会地位,相对而言,比宋代还有所提高。所以花钱來赎罪,在民间早就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事情。不需要朱八十一再费什么力气推行。

    既然连断腿和宫刑都可以换成坐牢外加罚金,其他各类更轻微的,纯粹以侮辱和惩戒为目的肉刑,就更容易被取消了。这样一來,整部刑律得到了大幅的简化。到最后,逯鲁曾手里只剩下了薄薄的两三页纸,比魏晋以來任何时代的刑律的都简单明了。

    “当年高祖入关中时,尽废秦刑,只是与父老约法三章。。。。。。。”望着自己手里重新整理出來的薄薄几页,老进士忍不住大发感慨。作为一个在地方和中枢都当过官的人,他从沒想到过,有朝一日,对犯罪者的惩罚方式和花样,会变得如此之少。少到县令根本不用雇什么刑名师爷,自己随便翻上一翻,就能信口判案的地步。

    “明天就把它颁发出去,让各级官府,以后就按照这个來。”朱八十一最近性子有点儿急,干什么都喜欢一鼓作气。“公审张明鉴等人的时候,也按照这个判。免得他们觉得咱淮安军处事不公。”

    “是…”逯鲁曾等人拱手领命。

    “场地清理出來了么?谁负责來审问他们?如果沒有人的话,朱某亲自來做主审好了…”朱八十一想了想,继续问道。

    “主公万万不可…”逯鲁曾,陈基等人齐声劝阻。“四面空旷,人多眼杂,万一附近有漏网的乱兵,或者蒙元那边派來的刺客,臣等将百死莫赎…”

    这个理由可不充分,朱八十一轻轻摇头,“至于么,咱们的侍卫又不是摆设?”

    “武艺再好,谁能防得住大抬枪?”众幕僚依旧齐声劝阻,说什么也不肯让朱八十一去当这个主审官。

    大抬枪的威力他们都见识过,虽然说很难打得准,但两百步距离之内,肯定是挨上一颗子弹就死。此外,红巾军自己常用的手雷,威力也大得惊人。以目前的混乱状态,谁也保不准,这些东西有沒有通过其他红巾诸侯之手,流传到朝廷那边去。

    朱八十一又争执了半天,始终无法将众人说通。只好放弃了过一把主审瘾的打算,把审案的任务交给了参军罗本。

    后者在淮安军内部,大多数时候所承担的就是明法参军的职责。因此对如何断案,倒也不陌生。稍微向朱八十一和逯鲁曾两个请教了一些注意事项,便着手准备了起來。

    三天后,审判在原扬州府衙门的废墟前,事先清理出來的一块空地上进行。由于提早就得到了通知的缘故,扬州城的难民们将周围挤了个人山人海。有一些头脑机灵者,甚至提前一个晚上就跑來站据了好位置,用砖头和木头搭出了数个板凳。然后以十个铜钱一个座位的价格,专门将它们卖给那些跟张明鉴有深仇大恨的人,居然还都赚到了一小笔,足够买到粮食吃好几天饱饭。

    “來人,带张明鉴…”参军罗本用手一拍惊堂木,学着折子戏里的青天大老爷模样,大声断喝。

    “带张明鉴,带张明鉴,威…………武…………!”临时从灾民中召集起來的扬州城衙役们,扯开嗓子,非常专业地唱起了堂威。

    很快,张明鉴就被从监牢里提了出來,拖进了审判场。周围的百姓当中,立刻爆发出一阵愤怒的叫喊,无数人举着石头砖块,拼命往前挤。多亏了淮安军事先准备充足,派出了足够的士兵,在最里侧用身体和盾牌搭起了围墙,才沒被大伙一拥而上,将罪犯活活打死。

    “杀了他,杀了这沒人性的狗贼…”

    “千刀万剐,将这狗贼千刀万剐…”

    “青天大老爷呐,您可千万要剐了他…”

    。。。。。。。

    无法亲手报仇,百姓们只能在圈子外大声哭喊。一些家里有人受害的衙役,也个个红着眼睛,将牙齿咬得咯咯作响。只待罗本说一个“打”字,就冲过去,先给张明鉴來一顿杀威棒。

    那张明鉴被知州李松带着人给活捉后,早就明白自己在劫难逃。所以先前还故意装出一幅光棍儿模样,想利用被公审的机会,再充一把好汉。此刻听到周围山崩海啸般的怒吼声,不由得心里打起了哆嗦,早就酝酿了许久的英雄气概荡然无存。还沒等罗本问话,就“噗通”跪了下去,大声喊道,“罪将张明鉴,拜见朱总管。请朱总管看在你我都是武将的份上,给罪将一个痛快。罪将九泉之下,也会感激朱总管的大恩大德…”

    “剐了他,剐了这沒人性的狗贼…”

    “千刀万剐,将这狗贼千刀万剐…”

    周围的百姓见张明鉴忽然变得如此窝囊,愈发怒不可遏。挥舞着手中的砖头木块,继续大声怒吼。

    “肃静…”主审官罗本一拍惊堂木,大声断喝。

    “威…………武…………!威…………武…………!”临时从灾民中召集起來的扬州城衙役们,用水火棍敲打的地面唱起了堂威,很快就将周围的嘈杂声压了下去。

    见百姓们渐渐停止了喧闹,参军罗本冲着帅帐方向拱拱手,大声说道,“你弄错了,本官是朱总管帐下的明法参军罗本。可不敢冒充我家总管…”

    “你,你不是朱,朱总管…”张明鉴闻听,立刻觉得大受折辱,挣扎着就想往起站。立刻有两个衙役扑过去,拿水火棍朝他膝盖骨处狠狠敲了一下,将他再度敲翻在地上。

    “打得好,一哥好杖法!”

    “一哥,等明年开春从运河上赚到钱,我们大伙请你喝酒…”

    周围立刻又响起了一片喝彩声,纷纷为打人的衙役叫好。把个参军罗本气得又是一拍惊堂木,“啪…不得高声喧哗…还有你,谁叫你打他的?他想站,就让他站着说话好了。咱们淮安军,沒有跪礼…”

    “啊,是,是,小的知道错了,小的知道错了,请大人宽恕则个,请大人宽恕则个…”打人衙役“一哥”闻听,赶紧拱着手赔罪。

    “把他给我拉起來…”罗本沒心思跟一个衙役计较,瞪了对方一眼,大声命令。

    “是…是…”两名衙役一左一右,将张明鉴从地上架起。

    张明鉴刚刚吃了一次亏,两个膝盖骨疼得犹如针扎。不敢再论资排辈,冲着罗本拱了下手,大声道谢,“多谢,多谢这位罗爷。罪将张明鉴,今天但求一死,请罗爷给罪将个痛快。别再让罪将再受这些小人折辱…”

    “只要你仔细回答本官的话,本官保证,在你被定罪之前,不会有人再折辱你…”参军罗本看了他一眼,微笑着点头。“來人,给张明鉴搬块砖头來,请他坐下…”

    “这?是…”众衙役们犹豫着答应了一声,带着满肚子困惑,从废墟中拆出一块巨大的青砖,放在地上,给张明鉴充当座椅。

    张明鉴也沒想到,自己今天还有坐着说话的资格。心思立刻活动了起來,偷偷看了看罗本,再看看主审官侧面,排成一溜坐着的扬州宿老,抬起被锁链拴着的手,躬身施礼:“罗爷和各位长者面前,哪有罪将的座位?罗爷尽管问吧,罪将如实回答就是…”

    “也好…”参军罗本也不客气,用惊堂木敲了敲桌案,沉声问道,“张明鉴,本官问你,上月十八号,乱兵洗劫扬州,杀人放火的案子,是不是你主使的?同案还有谁参与,你都指派了谁,请如实招來?”

    第二百三十七章 内讧 上

    “冤枉…罪将冤枉…”张明鉴闻听,立刻沒口子地喊起了冤來。“罪将不知顺逆,妄图螳臂当车,与朱总管阵前一争高下是有的。但这杀人放火之事,罪将绝对沒有做过…”

    话音刚落,周围立刻又响起了一片喊啥声,“剐了他,剐了这沒人性的狗贼…”

    “千刀万剐,将这狗贼千刀万剐…”

    “剐了他,剐了他,千刀万剐…”

    。。。。。。

    众围观百姓见张明鉴一推二五六,怒不可遏。纷纷大叫着将手中的砖头瓦块向此人砸了过去。虽然被维持秩序的兵卒用盾牌截下了大半儿,但是依旧有七、八块漏网之鱼,砸到了目标附近,把张明鉴砸的抱着脑袋不停躲闪。

    “肃静!肃静…”参军罗本拎起惊堂木,在桌案上猛拍。“咆哮公堂,成何体统?左右,谁再敢乱扔砖头,就把他叉出城外去。在今天案子审完之前,不准进城…”

    “威……………武…………,威……………武…………,威……………武…………”衙役们用水火棍敲着地面,再度大唱堂威,费了好大力气,才终于让周围的人恢复了安静。

    参军罗本叹了口气,四下看了看,强压着怒火说道:“张明鉴,你好歹也是个成名多年的人物,既然做了,就要敢当。何必逼着本主审非弄出一些难堪场面來,让大家伙都不得消停?”

    “冤枉,罪将冤枉…”张明鉴求生之心一起,登时什么脸面都不顾了,“那天下午,罪将的确命人关闭了城门,然后派遣弟兄到城里的大户人家募集军资。本想着有了钱粮,手下人就不至于去祸害老百姓。谁料太阳落山之后,忽然有溃兵和流氓趁机作乱。罪将弹压了几次都沒弹压下去,怕手底下的人也受起协裹,只好弃了扬州城。。。。。。”

    “住口…”沒想到张明鉴居然如此无赖,参军罗本气得一拍惊堂木,大声打断,“你可是扬州路大总管,整个城里的兵马都归你调遣…”

    “罪将的职位是当天中午才买來的,连手下的官吏和将领都沒认全。能调动的,不过是嫡系那六千多人,其他人名义上归罪将管,实际上谁也不听罪将的。罪将如果不是当机立断,撤出了扬州。弄不好,罪将都得被乱兵给杀掉…”

    “放屁!”“撒谎…”“不要脸…”“信口雌黄…”周围立刻又响起了山崩海啸般的怒骂声。就连陪审团中的宿老们,都忍无可忍,哆哆嗦嗦站起來,指着张明鉴的鼻子哭骂道:“你,你个不要脸的狗贼。还,还敢说自己沒参与。当初,当初是谁,是谁派了亲兵堵了老夫家,老夫家的大门,非要,非要老夫交出十万贯现钱,五百石米,才肯放过老夫全家?”

    “张明鉴,我家四十几口的血债,你休想抵赖…”

    “张明鉴,敢做不敢承认,你算什么玩意儿?”

    。。。。。。。。。

    转眼间,审判场内外,就乱成了一锅粥。那张明鉴为了求生,也豁出了一切。用力跺了几下脚,大声喊道,“姓吴的,你还有脸说我?我的人是从你家借了钱和粮食,但我的人拿了钱后,就沒进你家大门。倒是你,当初怕自己光一个人吃亏,告诉我的弟兄,坊子对面的刘家是做珠宝生意的,日进斗金。。。。。。。。”

    “姓吴的你个王八蛋,老子跟你拼了…”话音未落,陪审团中,一个六十多岁的老汉已经扑到另外一个七十岁的老汉面前,拳打脚踢。

    挨打的吴老汉自知理亏,双手捂着脸,大声喊道,“你,你别听他挑拨。当时,当时我根本不是那么说的。我只是,我只是。。。。。。”

    “我不听…我不听…姓吴的,我跟你沒完…”

    “肃静,肃静,肃静…”参军罗本满头是汗,惊堂木都快拍裂了,也控制不了秩序。还是负责带兵维持秩序的刘子云有经验,从亲信手里抓起一根皮鞭來,凌空抽了几个鞭子花,“啪,啪…都给老子闭嘴。谁再给脸不要脸,老子就先抽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