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重要的,还是崔驸马一直不赞同益阳长公主和她的大计,说:“当皇后有什么好的,外人瞧着倒是光鲜,内里不知道有多苦,就说当今皇后娘娘,若不是碍于祖制皇上初一十五必去景仁宫,只怕景仁宫的大门前都要长草了,成国公府还不敢有半句二话,反之,若是下嫁一户比我们家门第低的人家,女儿不说在夫家横着走,至少也不必担心受什么委屈。”

    为此好几次都与益阳长公主闹得不愉快,还一度不让愿意追随她们母女的族人们上门,若不是母亲端出长公主的架子,言明自家先是长公主府,再是崔府,还轮不到父亲做主,族人们只怕都要退缩了。

    叫庄敏县主如何亲近得起来自己的父亲,别人家的父亲,谁不盼着女儿上进有出息,好为家里增光添彩,光耀门楣,自己的父亲倒好,不但不支持她不帮扶她,反倒一味拖她的后腿,难道他就不想父凭女贵成为国丈,让崔家成为真正的豪门世家吗?

    说到底,还是父亲太没本事,以致胆子也渐渐小得针眼一般了,早知如此,母亲当年就不该下降崔家,不该下嫁给父亲,该另找一个有本事有抱负的驸马,如今自家岂非就能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的向着那个最高的位子努力了?

    却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没本事没抱负,胆小如鼠的人,竟早在多年前就背着母亲在外面养了外室,甚至连儿子都生了,叫母亲如何能不暴怒,如何能容忍那贱人和那贱种活在这世上,换了她,也一样会暴怒,也一样会打死贱人母子的!

    母亲唯一做得不当的地方,就是一时气糊涂了,事情做得不隐秘,让有心人知道了,母亲就该只打发婆子们去,直接把人打死,把宅子砸了也就罢了,不过话说回来,皇后母子既要给他们颜色瞧,给他们教训,母亲纵不亲自去,这事儿的结果也会一样,不然怎么可能一日之内,这件事便传遍了整个盛京,还传得有鼻子有眼的?

    但最该怪的,还是父亲,若不是他背着母亲在外面养外室,甚至连儿子都早早生了,又怎么会有这场祸事,自家又怎么会沦为全盛京的笑柄,连带她在人前都没脸?犯了这样不可饶恕的错,他不知悔改不说,竟还有脸搬去玉虚观住,他有本事就在玉虚观住一辈子,看有谁会去请他回来!

    四皇子被庄敏县主说得有些心虚起来,这些年若非有益阳长公主多方为他斡旋,他的确不可能累积下如今的实力和人脉,庄妃身为乐安侯嫡女,出身是不差,但乐安侯府好几代都不掌什么实权,也没出过什么惊才绝艳的人物了,给不了他太大的助力,反倒是益阳长公主府,这些年给他的助力着实不小,他如今却把一切都推到益阳长公主头上,的确有些过分了。

    “好了,别哭了,我也是一时气糊涂了,才会口不择言的,实则心里根本没那么想。”四皇子只得放软声调,哄起庄敏县主来,岳母自来最看重妻子这个长女,真惹得她们母女不再尽心竭力为他筹谋了,于他损失可就大了,适当的做小伏低一下,也没什么,反正也没外人瞧见不是?

    四皇子一面说着,一面又温柔的为庄敏县主拭起泪来,“这些年母亲待我怎么样,你待我怎么样,别人不知道,我自己还能不知道吗?真正是把心都掏出来了,我便是石头,这么些年下来,也该被捂热了,何况我不是石头,你大人有大量,就别与我一般计较了好不好?我向你保证,以后再不说这样的话了,你就原谅我这一次好不好?”

    好说歹说,总算哄得庄敏县主止了哭,不那么激动了,却仍未放弃要劝得四皇子不要再坐以待毙,也是时候该反击了的念头:“殿下,旁的我们就不多说了,只是您真的还要继续忍下去吗?就说今日母妃被贬之事,就算一早殿下与母妃便把善后工作都做好了,皇后没有得到任何真凭实据,事情不仍出了变故,母妃不仍被贬了吗?最重要的,还是母妃如今在父皇心里的地位,只怕已是跌落到尘埃里了,下次皇后再陷害母妃时,父皇铁定更不会向着母妃了,没了圣眷,皇后今日能将母妃陷害得连贬六级,明日就能将母妃给陷害进冷宫里,母妃都获罪被打入冷宫了,墙倒众人推,殿下能得什么好?一个罪妃之子,还有什么资格荣登大宝,君临天下?”

    说着,见四皇子似是有所意动了,忙再接再厉:“殿下这样一味的退让,若真能因此迷惑皇后母子,让他们就此收手也就罢了,可他们明显不置殿下于死地不罢休啊,殿下再这样一味的退让下去,我们只会众叛亲离,被逼上绝路,远的不说,就说自母妃大节下的被父皇申饬以来,素日母亲提拔过的那些个妃嫔们,有谁雪中送炭,为母妃奔走过,今日更是所有人都不曾为母妃说过一句话,这是殿下还在呢,她们也只是一群百无一用的弱质女流而已,都这般现实了,旁人心里怎么想,可想而知,难道殿下真愿意看到那样的结果吗?”

    “就算皇后母子还不足以只手遮天,我们能侥幸保住性命,我们又哪还有东山再起的那一日啊?殿下,殿下,我不求您为我考虑,不为我母亲和崔家上下几百口子人考虑,只求您看在两个孩子的份儿上,您就不要再忍了罢,再忍下去,我们真的只有死路一条啊……”

    四皇子从庄敏县主又老话重提开始,脸便沉了下来,再不复方才的温柔,但总算等她把话说完了,才阴着脸开了口:“只要父皇还活着一日,我们便不会有性命之忧,父皇虽然日理万机,没有太多的时间亲自教养我们这些儿女,心里却是真正疼爱看重自己的每一个儿女的,不然后宫里也不会只有生了儿女的妃嫔才能坐到主位以上,今日母妃也不会被罚得那么重,马氏那贱人死有余辜,父皇早将她忘到脑后去了,他真正在意的,还是那个早夭了的皇子,所以只要我们能保住性命,我们就一定会有东山再起那一日!”

    原本皇上是不会罚庄妃,如今该叫向嫔了,——原庄妃的娘家姓向,她如今被褫夺了封号,只能以姓为号,所以如今只能称向嫔了。

    毕竟没有真凭实据,皇上也不好罚向嫔罚得太重,就像四皇子方才说的那样,皇上真正疼爱看重自己的每一个儿女,他就算不顾向嫔的体面,也要顾及四皇子的体面,四皇子都已成年,还娶亲生子了,有个戕害妃嫔皇嗣名声的母妃很好看么?

    皇上是在听了宗皇后的话,说后宫上下如今都在议论向嫔戕害马婕妤母子之事,甚至有人说‘难怪益阳长公主能与庄妃娘娘成为亲家呢,一个眼睛都不带眨的便打死了自己的庶子,一个则佛心蛇心,那样令人发指的招数都能想得出来,都是一样的心狠手毒,所以才能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哪!’这样的话后,才下了降向嫔位份旨意的。

    显然皇上之前虽未责罚益阳长公主,心里却是对其打死崔驸马外室母子之事极不赞同的,只碍于益阳长公主乃皇室之人,皇室尊严不可侵犯,所以不好罚益阳长公主罢了,如今倒是把气一并撒到向嫔身上了。

    庄敏县主见自己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四皇子还是要忍,心里的火腾地又冒了出来。

    只是见四皇子满脸的阴鸷,到底还是不敢再爆发了,就算寻常人家,妻子也得敬着让着夫君,何况是皇家,除非像母亲那样,是公主之尊金枝玉叶差不多,自己这辈子是当不成金枝玉叶了,那便更要让自己的女儿成为金枝玉叶,将来嫁了人后,一样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才是!

    强自忍下心里的怒火,庄敏县主温声开了口:“殿下是因为诸葛先生那张提纯火药,能增大火药威力,还能做出其他威力无穷的火器的残方,所以才这般有把握只要我们活着,就一定能有绝地翻身那一日把握的吗?就算那些所谓的霹雳炮突火筒什么的真有诸葛先生说的那么厉害,可前提也得是我们真能造出那些东西来啊,从四年前殿下得了那张方子起,便一直着人在暗中试验了,可一直到今日,也没能造出殿下想要的东西,万一再过四年,甚至更久,殿下一样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呢……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张残方上,殿下难道不觉得太冒险也太孤注一掷了吗?”

    说到后面,还是忍不住拔高了声音,带出了几分激怒来。

    四皇子的脸色就更难看了,近乎咬牙切齿的低吼道:“那张残方也就只缺了一角,就算将字写得再小,也只能写十来个字,两三样配方而已,我一样一样的试,就不信试不出那两三样东西到底是什么来!”

    只要他能试出那两三样配方,造出自己想要的东西来,就等于拥有了神兵利器,届时敌人就算再多再强,他也不足为惧了!

    “可我们等不了那么久,如今我们又一味的被打压,我们的银子也撑不了那么久了啊,殿下,我求您了,不要再忍了,不要再忍了好不好,再忍不下我真撑不住了,我都要疯了啊!”庄敏县主再次哭了起来,似被瞬间抽走了浑身的力气一般,瘫坐到地上,将脸埋进双膝之间,双肩剧烈的抖动起来。

    此情此景看在四皇子眼里,原本困兽般狰狞的脸也再狰狞不下去了,庄敏县主是性子急进了些野心大了些,待他却自来都是全心全意,还为他生了嫡长子嫡长女,人也漂亮会来事儿,他对她又岂能没有几分真感情,如今瞧她哭成这样,又岂能没有几分心疼?

    不由也坐到地上,将她揽进了自己怀里,任她哭了一阵,哭声渐渐小了,情绪发泄得差不多了,才低声说道:“我知道这些日子你背负了太多的压力,崔家的族人当着母亲和你的面儿或许不敢说什么,可私底下的话定然好听不了,他们追随我们,说到底还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有利可图时当然百般殷勤,一旦势头不好了,他们又岂肯再尽心竭力?你再忍一阵子,我待会儿就去与诸葛先生他们几位商量一下,怎么给皇后和老三一点颜色瞧,你说得对,我们总不能一直挨打,却不还手,这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真的?殿下不骗我?”庄敏县主闻言,忙抬起了头来,眼里还含着泪,却遮不住满满的惊喜,再不给皇后母子一点颜色瞧瞧,她都没脸再回娘家去了,自家的确先是长公主府,再是崔府,可她毕竟姓崔不姓宇文,不能一点也不顾及族人们。

    四皇子沉沉的点了点头:“嗯,不骗你。”

    益阳长公主和崔家人心惶惶,他手底下的人又何尝不是一样,忍字头上一把刀,一把刀活生生的架在心上,真正能忍的有几个,韩信那样不世出的人杰又有几个?他自信自己比韩信更强,可这世上毕竟凡夫俗子更多,他不能让自己众叛亲离,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到那张火药残方上。

    至于宇文承川那个婢生子,这阵子发生的事表面看来都是皇后母子针对他们所为,但其中有没有那个婢生子在推波助澜,还是未知,只不过他现在不知道他的深浅,不敢轻举妄动罢了,且瞧着罢,等他的火药试验成功了,他第一个不放过的就是他宇文承川!

    见庄敏县主破涕为笑,四皇子又道:“只是这事儿还得从长计议,你总得给我一点时间,如今敌我双方实力悬殊毕竟太大。银子的事,你也别太担心,过阵子会有一笔银子到账,怎么也能撑几个月,我都已试验了整整四年了,四年我都等过来了,没道理眼见就要成功了,却反倒退缩放手了。我答应你,今时今日你受的屈辱,将来我一定会帮你百倍千倍讨回来的,所有给过你气受的人,一个都别想逃过!”

    “对,一个也别想逃过!”庄敏县主看着四皇子坚定的眼神,心里这么久以来的屈辱忐忑与不确定总算平定了好些,哪个成大事者能不经历一番风雨,就能成其大事的?太容易得来的东西,能是什么好东西,正是因为那个位子至高无上,所以才会那么多人都想要,也所以只有最强的人才能得到它,才能笑到最后!

    等她笑到最后,成为了最终的赢家,皇后、柯氏、萧氏、林贵妃……所有给过她屈辱,所有给过她气受的人,她一个也不会放过!

    对了,还有顾氏那个贱人,若不是她打乱了他们的计划,毁了他们的布局,让皇后母子与他们一夜之间反目成仇,她又怎么会受这么多屈辱,又怎么会被逼到这个地步,等她当了皇后,她第一个要收拾的便是顾氏,她势必要将她千刀万剐,方能一消她心头之恨!

    后宫死个把个妃嫔,尤其还是区区一个失宠多年,等同于隐形人的婕妤,简直就如一颗小石子被扔入大海里,根本掀不起任何风浪来,也就永福宫将各处的红灯笼与红绸带换成了白的,再在永福宫内停灵七日,做了七日法事而已。

    就这还是托了皇上追封马婕妤为贵嫔的福,按照大邺后宫的规矩,除了皇后和太后以外,其他妃嫔若是亡故了,只有贵嫔以上的主位才能够在宫里公开办理丧事,贵嫔以下的妃嫔们去世了,丧事不能叫做丧事,只能叫做佛事,灵堂也不能称作灵堂,得叫小佛堂。

    所以马婕妤若非皇上垂怜,就算死了,也只能像她生前那样,悄无声息,卑若尘埃,至多也就让后宫上下拿其当茶余饭后的谈资,谈论几日,感叹几日而已。

    马婕妤的丧事连与东西六宫干系都不大了,就更别说东宫了,只是顾蕴心里却一连几日都沉甸甸的,提不起太大的精神来,晚上睡觉也老觉得冷飕飕的,哪怕崇庆殿的地龙一直烧着也不顶用。

    后宫实在太可怕了,不想害人,就只能被害,她虽自问别人轻易害不了她去,却也不想做那个被害的人,可不想被人害,就只能去害人,难道她又得像前世那样,将双手弄得脏污不堪,哪怕笑到了最多,也一样不开心吗?

    好在顾蕴的心情只低落了两三日,便因收到宇文承川的信,而好转了不少。

    ------题外话------

    这个周末过得好累啊,伤财还是小事,劳命才是大事啊,希望以后再表有这样的周末了,嘤嘤嘤……

    ☆、第一百六十回 新宠妃

    宇文承川的信足足十几页,除了在开篇交代了自己连日的行程,再就是初步的计划安排,让顾蕴放心以外,其他的便都是些情意绵绵的情话了,总之怎么肉麻怎么来,让顾蕴脸上不自觉已爬满了笑,暗暗啐道,原以为他素日嘴上说的已够肉麻了,谁知道他信上写的还更肉麻,他也不怕让别人不慎瞧了他的信去,毁了他一国太子的威仪?

    更让顾蕴哭笑不得的是,宇文承川还在信末明确要求她,给他的回信也一定要写十页以上,还要写好看的,他爱看的,当谁都跟他一样,‘一日不见卿兮,思之若狂’这样的话张口就来呢!

    只得铺开信纸,把近来宫里发生的事细细与他写了一遍,——虽知道他自有自己的消息渠道,但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也许他看过她的信后,能得到不一样的启发呢?

    顾蕴数着已满八页纸后,才转而问起他的饮食起居来,如此又写满了一页纸,见实在没话可说了,才开始苦大仇深的写起他要求的‘好看的、爱看的’来,差点儿没把脑汁给绞尽了,总算写满了一页,忙叫人去请了冬至来,将信连同这些日子以来她为他做的衣裳鞋袜打成的一个大包袱,让冬至即刻安排人送了出去。

    之后几日,宫里一直风平浪静的,没有什么事发生,当然,任谁都知道,这风平浪静不过是表面现象罢了,皇宫这个地方,几时又能真正的风平浪静了?

    果然没过两日,宫里便又有新闻儿了。

    却是皇上忽然封了一个浣衣局的浣衣女为常在,且没有如其他低等妃嫔那样,让这位新晋的常在住到哪位主位宫里去,而是直接将其安置在了乾清宫后面西北角上的绿霓居,还接连三日翻了后者的绿头牌。

    以致后宫瞬间炸了锅,皇上自来不重女色,对后宫众妃嫔也自来算得上雨露均沾,便是昔年林贵妃最得宠时,也不曾接连三日翻过她的绿头牌,就更不必说其他妃嫔了。

    这位新晋的妙常在究竟是何等的天姿国色,能让皇上对她如此另眼相看,要知道自二十五年前太子出生以来,皇上便等闲不碰宫女们,尤其是低等宫女了,五皇子的生母康贵嫔说是宫女出身,也是出身殷实的商家,打小锦衣玉食,呼奴唤婢长大的,岂是这位妙常在一个最低贱的浣衣女能相提并论的?

    一时间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聚焦到了绿霓居,想看看那位妙常在究竟是何方神圣,皇上究竟瞧上了她哪一点。

    只可惜除了第一夜侍寝后,妙常在循例一大早去景仁宫给宗皇后磕了头后,便再未踏出过绿霓居一步,让宗皇后以外的所有妃嫔艳羡妒忌之余,对其都越发好奇了。

    好奇之下,所有妃嫔都卯足了力的打探有关妙常在的一应事宜,倒是将想知道的,都知道了个七七八八。

    妙常在原是一位罪臣之女,其父兄被斩首时,她因年纪太小,才得六七岁,不适合充入教坊司,可巧儿当时宫里缺粗使宫女,她便被充入浣衣局当了浣衣女。

    这一当便是十一年,与她同期进浣衣局的粗使宫女们都已想法子调到别处去了,不然就是出宫嫁人去了,惟独她,既没有门路去别的地方当差,也没有希望出宫嫁人,看起来这辈子只能老死宫中了。

    浣衣局其他人都知道她没有未来可言,加之她性子冷清,孤僻不合群,在浣衣局十一年,竟连一个稍稍要好些的姐妹都没有,还不可劲儿的欺负她啊?

    把自己分内该洗的衣裳变着法儿的塞给她洗已经是最轻的,抢她份例内的东西亦是家常便饭,更可恶的,还是那些粗使太监们,知道她曾是官家小姐,一个个儿但有机会,都想揩她的油占她的便宜,反正自己已经够脏污了,自然要将比自己更卑微的人也一并拉下脏污的地方,让其比自己更脏污!

    皇上看见妙常在时,正好就有两个太监在欺负她,因她一直低垂着头在拼命的挣扎,皇上看不清她的脸,却一眼便看见了她露出衣裳以外的欺霜赛雪的肌肤,当即便勃然大怒了。

    青天白日,朗朗乾坤,两个最低贱的奴才,竟敢就在他的御花园里,欺负起比他们更卑弱的人来,简直就是反了天了,若非他今日忽然觉得心烦意燥了,想来御花园里静静,所以有意往僻静的角落走,那个可怜的宫女岂非就要遭受到平生最大的侮辱了?

    皇上紧抿着唇看了一眼旁边的何福海,后者跟了皇上几十年,一看皇上面无表情的脸,便知道皇上已动了真怒,往后面一努嘴,便有两个太监上前,将那两个正欺负妙常在的低等太监掀翻在地,劈头盖脸的打起来,等打得二人连惨叫都惨叫不出来后,何福海才上前拿脚踩了一个太监的脸,恶声恶气的问起对方话来:“哪个行当的,叫什么名字,你们领班是谁?”

    那边皇上则已在问妙常在的话了,皇上的明黄龙袍不说全皇宫了,连全天下都是独一无二,妙常在又岂能认不出他来?却从头至尾都未抬头看过皇上一眼,皇上问话也只是简短的回答了几句,便磕了头欲退下。

    皇上不防一个粗使宫女竟然出口成章,虽只简单答了他几句话,却很容易就能听出她读过书受过教育,再想起方才第一眼看见的那欺霜赛雪似的肌肤,岂能不起男人都会有的猎奇心?因让妙常在抬起头来。

    妙常在无奈,只得抬起了头来,但很快又垂下了。

    可就这惊鸿一瞥,已足以皇上看清楚她了,一张鹅蛋脸上虽不施米分黛,纯黑的眼却给素白的脸衬得更黑,素白的脸也被纯黑的眼衬得更白,再配上她那种似是从骨子里渗出来的冷清,饶皇上后宫佳丽三千,见惯了各种美色,依然小小的惊艳了一把。

    当即便让何福海传旨,封了妙常在为常在,赐号“妙”,入主绿霓居。

    妙常在却不肯接受,只一脸冷清的说自己是罪臣之女,不配服侍圣驾,请皇上收回成命,还毫不掩饰挑衅的说,皇上果然纳了她,就不怕她为给父兄家人报仇,不知道什么时候便会对皇上不利吗?

    这话说得何福海立时变了颜色,就要劝皇上三思,皇上却呵呵笑了起来:“朕虽不及秦皇汉武,却也自问乃得道明君,你若真敢下手谋害朕,你的父兄既会被抄家斩首,可见的确有罪,他们只是小罪人,你就是大罪人了,朕听你说话,也是读过圣贤书的,朕不相信你能不明理至厮!”

    何福海无奈,只得按照皇上的意思,将妙常在安置进了绿霓居,当夜皇上便翻了她的牌子。

    只是妙常在纵然侍了寝,待皇上一样十分冷清,还在侍完寝后,主动要求皇上赏她一碗避子汤,说自己侍寝乃无奈之举,毕竟君命不可违,可她却有权决定自己要不要为皇上生孩子,皇上赏她汤药最好,若不赏她,她自会另想法子。

    弄得皇上十分的恼火,却反倒被越发激起了征服欲,不但各种赏赐流水价的送到绿霓居,还一连三夜翻了妙常在的牌子,打算慢慢融化妙常在的心,只可惜如今看来,收效甚微。

    众妃嫔打探到妙常在的底细,知道她甚至还让粗使太监们占过便宜后,嘴上心里对其就更不服更不屑,也更不忿更不甘了。

    可她们连皇上的面都见不着,说再多酸话也没用,想挤兑妙常在几句罢,偏如今连她人长得是圆是扁都不知道,也就只能在去景仁宫给宗皇后请安时,当着宗皇后的面儿抱怨不忿一番了。

    这日众妃嫔给宗皇后请过安,各自落了座后,照例又说起妙常在的酸话儿来。

    却是皇上昨夜又翻妙常在的牌子了,这已是接连第四夜了,看样子还有继续下去的趋势,难道以后她们都只能守活寡,彻底绝了生儿育女,母凭子贵的念想不成?

    “不是臣妾心胸狭隘,爱拈酸吃醋,实在是皇上也是有春秋的人了,再这样夜夜……不空的,只怕龙体吃不消啊。再则,后宫这么多姐妹,六宫虚设总也不是长方儿,皇后娘娘可别说臣妾没了爷们儿不能活,臣妾是有皇子的人,那上头也有限,臣妾只是看着这么些姐妹,大家都是伺候皇上的,给皇上开枝散叶是大家最大的念想,可原本皇上翻牌子已经翻得不多了,如今更好,越发没有指望了,所以臣妾少不得只能腆着脸,为民请命一回了,还请皇后娘娘回头见了皇上,千万要为姐妹们分说几句才好。”

    说话的是慧贵嫔,大前年才生了九皇子,既有皇子傍身,人还年轻漂亮,这几年皇上一月里总要翻她两三回牌子,虽不算最受宠的,也算后宫里的红人儿了,只可惜再红时,皇上也从未接连两夜翻过她的牌子,也就不怪她酸成这样了。

    慧贵嫔这话可谓是说到了在座所有妃嫔,尤其是几个新近得宠的年轻妃嫔心坎儿上去,一时都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是啊皇后娘娘,皇上到底有了春秋,再让那个狐媚子这样缠下去,万一……”、“皇后娘娘就是咱们的主心骨,您可不能不管这事儿,说到底咱们与普通的宅门也没什么两样,只有家和了才能万事兴,您可千万得劝着点皇上些,也得敲打敲打妙常在,让她知道什么叫做谦让才是。”

    宗皇后在上首听着底下妃嫔们七嘴八舌的,面上虽蹙着眉头一副与大家同仇敌忾的样子,心里却是半点为大家出头的意思都没有,她巴不得皇上越宠爱妙常在越好呢,反正她早不侍寝了,反正每月初一十五她的日子怎么也跑不了,且让林氏那贱人和那些明里暗里追随她的小贱人们伤神去罢,那妙常在再得宠,难道还能灭过她这个中宫皇后的次序去不成?

    底下众人见宗皇后只是听着,并不说话,知道她轻易不会为她们出头,只得继续说道起来:“皇上已经一连四夜翻她的牌子了,也不知道她使了什么狐媚子手段?她才新承宠呢,已经倨傲成这样,不给姐妹们见礼也就罢了,连皇后娘娘跟前儿也只来过一次,这不是摆明了不将皇后娘娘放在眼里吗,再这样下去,不说姐妹们了,指不定她都敢爬到皇后娘娘头顶上去了!”

    “那妙常在的出身说到底也太那个了些,罪臣之女也就罢了,在浣衣局那样鱼目混杂的地方一待就是十几年,谁知道脏污成了什么样儿,臣妾就听说,当日皇上见到她时,她就真被两个粗使太监……那个呢,也就太监都是没根儿的东西,不然……”

    “胡吣什么呢,没见太子妃还在,再胡说八道,本宫就要掌嘴了啊!”眼见众妃嫔越说越不像,宗皇后不得不出声喝止她们了。

    本来她是不介意听妃嫔们说酸话的,宫里的女人名头上好听,陪王伴驾,都是娘娘,可私底下生活有多乏味有多空虚,只有她们自己才知道,既然都无聊,斗嘴打机锋说酸话儿也算得上是一大消遣了,宗皇后素日便听惯了的,皇上不在场,她们稍使点儿性子你来我往,她兴致来了就多听两句,要是不爱听了,道个乏端了茶盅,把人遣散也就完事了。

    但眼见她们越说越难听,连‘太监都是没根儿的东西’这样的下作话儿都说出来了,她再不出声阻止,还不定她们会说出什么话来,顾氏这个太子妃还在呢,哪有她们一群做父妾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份儿?

    顾蕴的确有些尴尬,一群公公的小妾当着她的面儿讨论公公的房里事,这叫什么破事儿,偏她几次欲开口告辞,都没能找到机会,如今总算有机会了。

    只是顾蕴还未及开口,就有一个小太监小步跑了进来,跪下行礼后禀道:“妙常在给皇后娘娘请安来了。”

    这话一出,满殿的妃嫔都是一怔,随即便都摩拳擦掌踌躇满志起来,这么多天了,总算等到那个狐媚子狐狸精了,今儿她们不好生给她一点颜色瞧瞧,不让她知道什么叫做先来后到,她岂非越发要狂上天了?

    待宗皇后吩咐了一句:“传!”,进来通禀的小太监应声而去后,不约而同都将目光聚焦在了殿门口。

    片刻之后,果见一个女子扶着个宫女,袅袅婷婷的走了进来,虽一脸冷清,不施米分黛,头发只挽了个最简单最常见的飞燕髻,插了两支碧玉簪,衣裳也只是最简单的常在份例的宫装,却美得让人连呼吸都要停滞了般,实在惊人。

    众妃嫔眼里瞬间都闪过一抹妒色,美得这样邪门儿,且大家都是过来人,一眼就能瞧出妙常在的身体凹凸有致,曼妙玲珑,正是一个女人最好的年华,既不会如青涩的桃子般看着好看,吃着味道却实在不怎么样,又不至于如熟透了的桃子般,甜虽甜,却只能甜几日,马上就要枯萎了……也就难怪皇上会那般喜欢了,换了哪个男人,又能不喜欢的!

    “臣妾绿霓居妙常在给皇后娘娘请安,皇后娘娘万福金安。”妙常在人冷清,声音更冷清,却说不出的好听,让满座的妃嫔都越发妒忌起老天爷的不公来,给了她那样的容貌也就算了,竟还要给她这样一管好声音,实在是可恨可恼至极!

    宗皇后已笑道:“你身子弱,皇上都说了让你不必拘礼的,且快起来罢。赐座。”

    便有两个宫女抬了锦杌放到妙常在身后,妙常在也不多与皇后客气,说了一句:“谢皇后娘娘。”便姿态优美的坐下了,别说与在座的其他妃嫔行礼了,连看都不未曾多看众人一眼。

    众人哪里瞧得惯她这副拽得二五八万的样子,慧贵嫔先就忍不住冷笑起来:“妙常在不是浣衣女出身,见了谁依礼都该恭恭敬敬的行礼吗,怎么这才麻雀变凤凰几日,就连见了位份地位比自己高的人,理当行礼问安都忘了?还是妙常在自谓皇上如今偏爱你些儿,你就可以恃宠而骄,不把所有姐妹都放在眼里了?本宫劝你悠着些,在座的又有谁是没得过皇上宠爱的,仔细如今你爬得越高,将来就摔得越疼!”

    妙常在就冷冷清清的看了慧贵嫔一眼,她的宫女忙说道:“这是景阳宫的慧贵嫔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