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就是妙贵嫔,于公来说,她是皇上的宠妃,她就算是太子妃,也该去探望一二,于私来说,妙贵嫔是为东宫受的伤,是东宫完完全全的自己人,她更该去探望一番了。

    是以又与陈淑妃和贤妃寒暄了几句,顾蕴便辞了二人,径自去了懋勤殿求见皇上,皇上这会儿却不得空,何福海迎出来后,将顾蕴径自迎至了后殿与妙贵嫔说话儿。

    妙贵嫔昨日晨间便醒了,将养了一日一夜后,身体和精神都恢复了不少,只脸色仍有些苍白,被额间包扎伤口的白布衬得越发的清丽绝伦了,瞧得顾蕴进来,她忙欠身道:“请太子妃娘娘恕臣妾如今不能起身亲迎见礼了。”

    顾蕴忙上前几步将她摁回了被窝里,待茶上来后,浅啜了两口,因见屋里服侍的都是自己人,连妙贵嫔跟前儿的宫女也是她的心腹,同样出自东宫,说话便少了很多忌讳:“此番你吃了大苦头,殿下和我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你如今是个什么想法儿,若你想趁此机会出宫去,过自己的日子去,我回头就与殿下说,请殿下尽快替你安排。如今大局已是基本定下来了,便以后再有波折,也不会胜过这次了,我们总不能让你将自己的青春全耗费在这宫里,你也该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这也是殿下一开始就与我说过的。不但你,其他人诸如秦良娣白兰几个,我也会回了殿下,慢慢的安排出宫去,青春短暂,你们还都年轻,可不能再耽误你们了。”

    一席话,说得妙贵嫔沉默了下来,好半晌方低低道:“太子妃娘娘,我不想出去了,成吗?皇上他,其实挺可怜的,看似妻妾成群,儿孙满堂,富有四海坐拥天下,我在他身边这么长时间,看来看去,却觉得他其实什么都没有,是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他待我也一直挺好的,亦夫亦父,所以,我想留下陪着他,多少也回报几分他待我的情义。”

    顾蕴没想到妙贵嫔会这么说,她一直以为,妙贵嫔对皇上没有真感情,且她那样冷清的性子,偏让她生活在皇宫这样的地方,于她来说还不定日日都怎生煎熬呢。

    但转念一想,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皇上对妙贵嫔的好是上下都看在眼里的,连旁观者都忍不住要动容了,何况她这个当事人?天长日久的,怎么能不感动,怎么能不日久生情?

    “可皇上到底比你年长那么多,总是会比你先走的,偏你还没个一儿半女的,届时该怎么办?”顾蕴不想将来妙贵嫔后悔,届时再后悔也已晚了。

    妙贵嫔却冷清一笑,道:“有孩子又如何,没孩子又如何?我这辈子本就是捡来的,连自己都是无萍的根了,再生个孩子来,与自己一道在俗世挣扎么?何况届时不还有寿康宫一带给我住么,我怎么也不至于衣食无着,老无所依,所以还请娘娘允了我。”

    这是妙贵嫔自己的选择,顾蕴只有劝告的权利,没有置噱更没有否定的权利,但仍再问了一遍:“你真的已经心意已决,再无更改的可能了吗?我也不是要你立刻就答复我,你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慢慢考虑,等什么时候有了最终的决定,再打发人告诉我也是一样。”

    得到妙贵嫔斩钉截铁的回答:“我心意已决,不会再更改了,请娘娘成全。”后,方暗叹一口气,没有再说,拿旁的话来岔开了。

    当下二人又说了几句话,皇上那边打发人过来请顾蕴了:“皇上传太子妃娘娘呢,太子殿下也在。”

    顾蕴遂辞了妙贵嫔,随来人一道去了前面懋勤殿的正殿,果然宇文承川也在,但并不见其他人,想是皇上该吩咐的都吩咐下去了,所以命大家散了,顾蕴忙上前给皇上见了礼:“臣媳参见父皇,父皇万福金安。”

    待皇上叫她起来后,又给宇文承川见了礼,方肃色道:“大乱当夜父皇让臣媳协助淑妃娘娘贤妃娘娘坐镇后宫,以防后宫也乱起来,臣媳幸不辱命,至今一切安好,所以特来向父皇复命。”

    皇上事后也听说了顾蕴当夜的恩威并施,十分满意,闻言脸上便带出笑来,道:“你做得很好,朕才还与太子说,要好生嘉奖你呢,说罢,你想要什么,朕今儿准你狮子大开口一回。”

    顾蕴见皇上心情还不错,因凑趣道:“既然父皇这么说了,那臣媳就不客气了啊,臣媳早想要您一个貔貅镇纸,就是那个通体碧绿,据说是由整块翡翠雕成,价值连城那个……对对对,就是那个,就是那个,臣媳自先前无意见过一次后,就一直惦记至今,就是不知道父皇舍不舍得割爱了?”

    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又是拿得出来的,其实骨子里都乐意做散财童子,即便是皇上,也不能例外,所以听得顾蕴的话,皇上脸上的笑就越发加深了,看向宇文承川道:“你媳妇儿倒是会挑东西,专捡朕最珍贵最心爱的东西挑,偏朕方才话已说在前头了,君无戏言,这会儿竟是连反悔都不能了。”

    宇文承川知道皇上心情不错,也跟着凑趣道:“不瞒父皇,儿臣也早眼热那个貔貅了,只想着是父皇心爱的,一直没好意思开口向父皇讨要罢了,如今我媳妇儿倒是替儿臣圆了梦了,父皇可不能反悔。”

    “早知道朕就别把话说那么满了。”皇上就一副懊恼的样子,眼角眉梢却都是笑意,到底还是吩咐了何福海把那翡翠貔貅装好,回头送到东宫去。

    顾蕴少不得谢了恩,才正色说起旁的来:“此番淑妃娘娘与贤妃娘娘也是居功不小,臣媳说了要来向父皇为二位娘娘请功的,还请父皇酌情赏两位娘娘一些恩典罢。再就是宗氏与三弟妹,往后该如何安置?关雎宫林贵嫔与五皇妹又该如何安置?臣媳与淑妃贤妃二位娘娘方才商议了一番,都觉得这个主我们做不了,所以臣媳特来请父皇示下。”

    皇上闻言,方才的好心情立时荡然无存了,片刻方冷声道:“宗氏仍住景仁宫后面那排屋子罢,一应份例供给,按采女的例给即可,柯氏要陪她就由得她。至于林氏,哼,生出那样不忠不孝的儿子来,还有个那样大逆不道的兄长,朕岂能再容她?何福海,传朕旨意,贵嫔林氏褫夺位份,即日赐死,钦此!”

    何福海忙单膝跪地应了,正要退下,就有个小太监跑了进来,跪下后颤声禀道:“启禀皇上,方才关雎宫传来消息,林贵嫔……投缳自尽了。”

    “她倒是乖觉,知道朕绝难再容她。”皇上就冷哼了一声,犹豫了片刻,到底还是做不到让跟了自己三十几年的女人暴尸荒野,因说道:“让内务府的按采女的例办丧事罢。”

    那小太监忙应了,躬身却行退了出去,皇上才继续起方才的话题来:“至于小五,她是朕的女儿,与旁人何干,自然仍是公主,不过她也到年纪该下降了,太子妃就替她好生挑一门亲事,让她尽快嫁了罢!”

    嘴上再是说着‘她是朕的女儿,与旁人何干’,心里又岂能真的一点没有芥蒂?自然嫁出去眼不见心不烦的最好……顾蕴十分理解皇上的心情,忙恭声应了:“父皇放心,臣媳定会好生替五妹妹挑一门亲事,让她风光大嫁的。”

    至于林氏,总算皇上还没绝情到底,让她暴尸荒野,比昨儿得知宇文承祚死讯后,便立时吞金自尽了的向嫔可强多了,也许林贵嫔也正是吃准了皇上的心意,才会这么快便自我了结的罢?不过话说回来,到了这一步,她活着比死绝对难受一百倍,自然还是死了一了百了的好,至少也保留了最后的尊严。

    一时顾蕴回完了皇上话,宇文承川也没有再留下的必要,夫妻两个遂辞了皇上,联袂出了懋勤殿,待又出了乾清宫,顾蕴方问起宇文承川来:“父皇该发落的都发落了?都是怎么发落的?”

    宇文承川点头:“嗯,该发落的都发落了,不外乎砍头的砍头,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

    “那宇文承乾和宇文承祚的妻妾儿女呢,父皇怎么发落的?”顾蕴又追问道,一夜之间,二人的孩子便从天之骄子,沦为了孤儿,还是注定没有未来的孤儿,也真是有够可怜的。

    宇文承川仍是言简意赅:“已经分头派了人去追捕萧氏母子和宗氏一众逃犯,其他人一律圈禁至死。”想起宇文承祚差点儿就让他失去了顾蕴,让念哥儿失去了母亲,他就有种让他儿女也不得好死的冲动,还是想着顾蕴一定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他方压下了,反正养废他们也是一样的。

    “那你说宗氏一众逃犯讨到福建后,他们会反吗?”顾蕴的眉头就皱得越发紧了,战乱才平息了,转眼又要开始,苦的还不是黎民百姓,还不是以命相搏的将士们?至于将他们追捕回来的可能性,在经历了前晚那场大乱后,摆明了已是微乎其微。

    宇文承川何尝不知道如今哪怕派再多人去分头追捕,也已是徒劳,两边唯一的区别,就是宗家父子造反已是板上钉钉,萧定邦却还说不好,毕竟女儿与外孙再重要,也比不过一家老小,所以,战事已近在眼前,只不过还不知道是单边开战,还是同时开战,不过无论如何,该害怕退缩的,都不会是朝廷!

    夫妻两个回了东宫,宇文承川这才腾出了手发落昨日崇庆殿的所有人,连同几个奶娘都没饶过,因秦良娣暂时留着还有用,不好打板子,便改了鞭刑,自己回头找相关之人领去,然后自紫兰以下,所有人都挨了板子,区别只是数量的多少,奶娘们因为要喂奶和照顾念哥儿,则都打的手板儿,并扣发月钱。

    总之一定得让大家都牢记这次教训,本来宇文承川还要罚得更重的,还是顾蕴为大家伙儿求了情,才有了这样的结果。

    次日,顾蕴因昨儿便接到祁夫人周望桂并平大太太进宫请安的牌子,一早就等着几人了,不想却一直等到快交午时,三人才姗姗来迟,倒让顾蕴纳罕起来,宫里的规矩向来大,按理三人都是进宫惯了的,再清楚不过了,怎么会这么迟了才来?

    待三人行过礼后,一问方知道,却是吴老夫人带着儿媳孙女儿们去向平大老爷平大太太道谢兼辞行耽搁了,平大太太因说道:“本来祁表妹与二夫人都到家里了,我马上就要随她们出门了,吴老夫人却来了,来的都是女眷,且吴老夫人辈分高,我不亲自见一见也不像样,这才会耽搁了,还请娘娘不要见怪。”

    当日吴老夫人被挟持后,待弄清楚了挟持自己的是永嘉侯世子,挟持自己的目的是为了逼吴指挥使造反后,老人家第一反应的确是咬舌自尽,以免再连累儿子,让儿子沦为人人喊打的乱臣贼子,遗臭万年。

    千钧一发之际,平大老爷带着人赶到了,与永嘉侯提出了让自己交换吴老夫人,说自己可是太子妃的亲舅舅,难道不比吴老夫人一个垂老的老妪来得更有价值?

    永嘉侯世子一想,太子妃的亲舅舅可不是更有价值吗?他完全可以假装答应平大老爷的条件,然后趁换人的当口,连他一并拿下,岂非更多一个筹码?反正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书生,怎么也不可能是他的对手。

    却没想到,平大老爷根本不是他以为的小绵羊,反而是大灰狼,他到头来竟是死在一个弱书生手里的,简直死也不能瞑目!

    而平大老爷虽射死了永嘉侯世子,自己也受了伤,但在昏迷前的最后关头,却喝止住了立刻要赶去向吴指挥使报信的吴家亲卫,说不能告诉吴指挥使吴老夫人已获救了,反而要告诉他,吴老夫人已经遇害了,他才能在怒极痛极之下,让真正的叛军好看。

    这才会有了那夜吴指挥使收到吴老夫人“死讯”那一出,而事情也果然都朝着平大老爷预料的方向发展了,且因吴指挥使当夜倒戈得快,又是情非得已,兼之有宇文承川替他说项,皇上最终如史统领几个般,直接要了他的命,而是只叛了吴家所有男丁即日流放三千里,已经比他们一开始以为的结果好得太多太多了。

    所以吴老夫人今日才会特地带了女媳们去向平大老爷道谢辞行,若不是平大老爷当夜及时赶到,如今他们一家不止是性命悉数不保,死无葬身之地,死后还得背负着坏名声,这样的结果叫吴老夫人坚毅柔韧惯了的人如何能忍?心里有多感激平大老爷,则可想而知。

    平大太太接着说道:“吴老夫人执意要给我们老爷磕头,叫我们老爷如何敢受?只说看到她,便想到娘她老人家,为此还特地吩咐我多送些仪程,也好让他们一家老小去了崖州卫后,不至于衣食无着,没想到吴老夫人却坚决不肯接受,只说一家老小都有手有脚,只要肯吃苦耐劳,大富大贵不可能,且待罪之身也不敢再奢享那样,但让一家人吃饱穿暖却是没问题的,真是让人好生敬佩,也就不怪能养出吴指挥使……吴老爷那样孝顺的儿子来了。”

    说得顾蕴也赞叹起来:“这老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吴家能有吴老夫人这样睿智柔韧的老人家坐镇,就算如今没落了,也必定只是暂时,将来定会再中兴起来的。”就像外祖母一样,虽然不到三十便守寡,却依然将儿女都拉扯成才,让平家如今有了这样的盛况,也就难怪大舅舅敬佩吴老夫人了,这样的老人家,谁能不敬佩。

    连吴指挥使都因此受惠,虽此番获了罪,名声却不但没受到影响,反而因其至孝而更好了,又是有真才实干的,这样的人便是到了流放地,想必日子也难过不到哪里去。

    感叹毕,顾蕴忽然想到晨间宇文承川与自己说的平大老爷受伤之事,忙问道:“对了大舅母,我今儿才知道大舅舅那天晚上为救吴老夫人受了伤,还听说伤得不轻,那如今怎么样了?真是,大舅舅不过去了一趟西南,难道就真以为自己成大将军,文能安邦,武能杀敌了?得亏性命无忧,不然可让我们大家伙儿怎么样呢?”

    平大太太闻言,大是心有戚戚焉,不由红了眼圈,道:“可不是吗,他以为自己是大将军呢,偏我知道时,他已带着人出了宗室营老远了,连阻止都来不及,得亏没有酿成悲剧,可我这几日每每想到他浑身是血被抬回来时的情形,依然忍不住浑身发抖,万幸菩萨保佑,万幸!”

    祁夫人则在一旁接道:“娘娘还说大表兄呢,您自己还不是一样,您以己身换回小殿下也就罢了,我们都是当娘的,能理解您的心情和做法,可您干嘛要自己冒险哪,就等着太子殿下和荣亲王世子爷救您不成吗,凭他们两个的本事,怎么也不至于救不下您,您倒好,自己先动了手,这要是有个什么闪失,您叫小殿下将来靠哪一个去?”

    而在宫里没娘的孩子,就算太子殿下再偏爱,这偏爱又能持续多久呢?且光靠太子殿下的偏爱,小殿下就能平安长大,顺利接掌生来就该属于自己的一切了吗?

    还不说他们这些人,伤心难过自是必然,关键以后的路,必定会难走十倍百倍,所以当时听了宇文策的话,祁夫人与平大太太才会急成那样,得亏如今看来,太子妃娘娘的确什么事儿都没有,她们连日来都悬着的心,总算可以落回去了。

    平大太太听得祁夫人的话,也忙拭了泪,说起顾蕴来:“是啊,娘娘还说您大舅舅,您自己好到哪里去了吗?您不知道我们听了荣亲王世子爷的话后,担心成什么样儿,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这样的话祁夫人能说,平大太太能说,周望桂却说不得了,忙笑着打圆场道:“不管怎么说,娘娘与大舅老爷都有惊无险,总是天大的好事,就是不知道小殿下如今怎么样,没有受到惊吓罢?说来我还一次都没见过小殿下呢,不知道今儿可有没有这个福气?”

    顾蕴见周望桂发福了一些,脸上的表情与神态反倒更安详了,再不复当初的凌厉与怨气,想是顾冲离得远了,她眼不见心不烦,只守着儿子过活,心境都渐渐不一样了,于顾蕴来说,这样的结果自是最好的,因笑道:“他好着呢,想是因为还太小,什么都不懂,我这就让人抱他过来给母亲瞧,您是他的外祖母,什么时候想见他了都可以,再说福气这样的话,岂非折杀他了?”

    一时奶娘抱了念哥儿过来,平大太太也没见过小家伙,爱得什么似的,抱了就舍不得撒手,“小殿下的眼睛和鼻子像娘娘,嘴巴和下颌则像殿下,长得可真好!”

    顾蕴看念哥儿一只眼睁着,一只眼闭着,懒洋洋的打量着平大太太三人,好笑不已,道:“其他人也是这么说的,不过我一点也没看出来他哪里像我,又哪里像殿下。”

    平大太太笑道:“娘娘看不出来也是人之常情,当年我生了你大表哥后,也瞧不出他哪里像我,哪里像老爷,这就是典型的灯下黑了,横竖我们能瞧出来就行了。”说着,想起此番周指挥使立功不小,忙把念哥儿递给了周望桂,“周妹妹做外祖母的,还不知道盼这一天盼了多久呢!”

    周望桂忙小心翼翼的接过,笑道:“可不是吗,偏先前一直不方便进宫。不但我,福哥儿也在家老念叨着自己当舅舅了,要把自己早年存下的那些好玩儿的,都给小外甥呢!”

    顾蕴笑道:“大家都在京中,还怕没有机会相见么,说起二弟,我也好长时间没见过他了,一定长高了许多,也越发出息了罢?”

    说起儿子,周望桂脸上的笑就越发深了,道:“是长高了许多,读书习字和弓马骑射也还勉强过得去,我时常与他说,万万不能丢了娘娘的脸,如今多了小殿下,越发不能丢了小殿下的脸。”

    平大太太与祁夫人也在一旁凑趣,扯些儿女经,一室的和乐融融,到用过午膳后,又吃了茶,三人才起身告辞了。

    接下来几日,宫里宫外仍是为善后而忙活,到底此番之乱没怎么波及到盛京城中无辜的百姓们,所以不过几日,盛京城便回复了之前的勃勃生机,就好像那场被后世史书成为“永嘉之乱”的动乱,并不曾发生过一般。

    但宫里的气氛,却并没有因此好转起来,反而有一日比一日压抑,一日比一日沉闷的趋势。

    却是皇上派出去追捕宗氏一众逃犯的人马果然无功而返,他们早在天津卫备了大船,待一上了船,便如沧海一粟,再难追上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果然半月后,宗氏父子便在福建举旗造反了,打的旗号当然不是造反,而是说的为了代宇文珏为父报仇,所以清君侧,这个‘侧’,自然是冲的宇文承川,并且还出了一篇长长的檄文,细数了宇文承川的十大罪状,什么‘心狠手辣,亲手射杀手足’,什么‘欺君罔上,蒙蔽圣听’,什么‘陷害忠良,排除异己’……没把宇文承川气到,倒把皇上给气了个够呛。

    立时便召了内阁和兵部的官员进宫,问由谁挂帅去讨逆平叛比较好,众臣工才见识到了宇文策的本事,自然众口一词的都推选了他,荣亲王却不干,说自己的儿子才班师回京,身上虽没大伤,小伤却是无数,且媳妇儿也要生了,怎么能让他休息不到二十日,又让他出去拼死拼活,流血流汗?再是能者多劳,也不是这样劳的。

    皇上不好威逼荣亲王,他如今就这么一个出息儿子,可以说全家上下如今都靠宇文策撑着,也不怪荣亲王心疼儿子,不想儿子才九死一生的回来,又要拿命去搏,于是吩咐大家另推人选。

    可有宇文策珠玉在前,其他人不是这样不合适,就是那样不合适,竟是推来推去都定不下人选来,让本就心情大糟的皇上心情越发糟糕了,懋勤殿一度落针可闻。

    关键时刻,宇文承川站了出来:“父皇若是信得过儿臣,就让儿臣带兵去讨逆平叛如何?儿臣一定会让叛贼尽数伏诛,还父皇一个海清河宴的福建!”

    皇上没想到宇文承川会站出来,怔了一下,才道:“胡闹!你是太子,千金之子不坐垂堂你不知道么,不过一场小战罢了,也要皇太子亲自挂帅,朝廷没人了,大邺没人了么?此事明日大朝会时再议!”打前年宇文承川忽然“病愈归来”起,皇上便从没真的想过要废太子,前番大乱之前那次,也是被永嘉侯一时蒙蔽了,何况如今,自然不会允许宇文承川亲自以身涉险,一旦有个好歹,那才真是损失巨大了。

    宇文承川却一脸坚持的单膝跪下了:“父皇,朝廷自然人才济济,可儿臣更想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不瞒父皇,那几年跟着枯竹大师清修,儿臣其实去过福建,对当地的气候和地形,乃至风土人情都有一定的了解,儿臣本身也有些功夫傍身,再加上护卫队的保护,无论如何也出不了事,况儿臣说的是身先士卒,谁又真敢让儿臣上阵杀敌去不成?万望父皇成全。”

    说得皇上渐渐动摇起来,早年皇上也是御驾亲征过的,当然知道一个文治武功都出色的皇上对臣下意味着怎样的权势与威仪,太子如今文治方面是让人无可挑剔口服心服了,却没有任何军功傍身,的确得有一些军功傍身,才能让臣工们越发的心悦诚服。

    皇上思忖再三,到底还是松了口:“既是如此,朕就准你所奏,不过得好生挑两个经验丰富的老将与你做副帅才是。”亲卫也得派好的,数量更不能少了,以免真有个什么闪失。

    “多谢父皇!”宇文承川忙满脸喜色的应了,又道:“父皇,儿臣还有一个请求,能让韩副指……韩卓随儿臣一道前往吗,他是福建当地人士,又精明能干见多识广,有他相助,儿臣一定如虎添翼。”

    他原本可以私下带了义父一块儿去,让义父有机会手刃仇人的,可纸终究包不住火,万一事后传到皇上耳朵里,再连累了义父义母,可就不好了,所以倒不如直接摆到台面上来说,也好为将来大张旗鼓的为义父枉死的家人们平反做准备。

    皇上听得韩卓的名字,脸色一下子不好看起来,但思及大乱当夜韩卓的奋不顾身,又觉得自己这样小肚鸡肠,实在有失帝王风度,遂点头道:“也准你所奏便是。”算了,就当是奖励韩卓当夜的以命相搏罢,总不能其他人都得了赏,就韩卓一人没有,他可是历来都赏罚分明的。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等顾蕴得到消息时,已经再无更改的可能了。

    不过顾蕴虽心乱如麻,担心不已,却没有想过要阻止宇文承川,就像皇上想的那样,一个亲自上过战场的太子与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太子,可是完全不一样的,何况他的心结她知道,一心想为韩卓和他枉死的家人们报仇,不亲赴这趟福建之行,只怕他余生都难以心安。

    所以稍后宇文承川满脸忐忑与心虚的回来时,顾蕴反倒先笑了起来:“你干嘛这副表情,莫不是做了什么亏心事?可我听说,你先前在懋勤殿毛遂自荐向父皇请命时,可半点心虚都没有。”

    宇文承川闻言,就知道她已什么都知道了,讪笑道:“那怎么能算亏心事呢,我只是心虚,事先没有与你商量罢了,也是事情到了那个地步,我根本来不及与你商量,下次再有类似的情况,我一定先与你商量,等你同意了我再去,好不好?”

    顾蕴叹道:“在你心里,我是那么目光短浅,不识大体的人吗,你只管去你的,我知道拦也拦不住,所以从没想过拦你,只是一点,你得保护好自己,让自己毫发无伤的回来,如今你可不是一个人了,你还有我,还有念哥儿,你既娶了我,给了念哥儿生命带他到这个世上来,就得对我们母子负责到底才是!”

    宇文承川自是郑重应了,又道:“我还向皇上请了命,届时让义父同我一道前往,本来慧生才被解救回来,身体正是最虚弱的时候,不该让义父离开的,可我想着,他一定更想手刃仇人,为冤死的亲人们报仇雪恨,所以回头义母和慧生那里,就得靠你多照应了。”

    韩慧生于京中初定后,终于被季东亭和张焕给救了回来,却因一路上疏于治疗和照顾,一度性命垂危,是王坦倾尽一身医术,韩夫人也带着人衣不解带的照顾,才终于让她醒了过来,只如今身体仍很虚弱,连床都下不来,先前那接近两年的治疗调养,也等于是前功尽弃了。

    如今一家三口就住在顾蕴京郊的庄子上,韩卓的打算是,待韩慧生身体稍好些后,便带了她和韩夫人再赴凌云峰,且这一去便很有可能再不回京了。

    “我照应自然没问题的,虽然我不方便时常出宫,打发白兰她们出去一趟送个东西传个话什么的,却是极便宜的,你就放心罢。”顾蕴少不得应了,“可你没征求过义父义母的意见,便替他们做了决定,万一义父不想去,或是义母不让他呢,死了的人再重要,难道还能重要得过仍活着的人不成?”

    宇文承川却笃定道:“义父一定会愿意去,义母也一定不会拦他的,福建就算这些年被宗家父子经营得再水泼不进铁桶一般,要与朝廷抗衡,依然不可能,所以我们都会平安回来的,你就放心罢!”他还要回来与蕴蕴共享这万里江山呢,怎么可能让自己有事?

    朝廷接到宗氏父子反了消息的同时,远在云贵总兵府的云贵总兵萧定邦也收到了这个消息,他还没说什么呢,他的长子已先说道:“父亲,若宗家不反,我们自不敢反,如今宗家既已反了,岂非天助我们?”

    萧定邦却笑不出来,斥道:“你知道什么,宗家在福建经营那么多年,人力财力岂是我们能比的?便早前为父还是大同总兵时,尚且不敢轻举妄动,何况这云贵我们才来多久,地皮子才刚踩熟呢,就想造朝廷的反了,是嫌死得太慢是不是?而且宗家是非反不可,我们却还有退路,岂能一样!”

    他的次子闻言,接道:“父亲所言甚是,关键还有一点,宗家便败了,坐上大船一家漂洋过海到别处重新开始便是,我们却又往哪里逃?所以儿子觉得,我们不但不能反,还得尽快向朝廷表态才是,若儿臣猜得不错,就这两日,朝廷的追兵就该到了。”

    话音刚落,萧定邦还没说话呢,萧大爷已先冷笑道:“尽快向朝廷表态?表什么态?我们主动把妹妹和外甥送回盛京吗?你当然说得轻巧,反正不是你的亲妹妹,亲外甥,所以你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

    原来萧大爷与萧二爷一嫡一庶,并非一母同胞,二皇子妃萧氏则也是嫡出,偏萧定邦素日摆明了更宠爱萧二爷的生母,嫡庶之间不说闹得水火不容,也是彼此怀恨在心,所以萧大爷有此一说。

    萧二爷听得兄长的话,立时满脸委屈的看向了萧定邦:“父亲,儿子绝无那个意思,儿子只是从大局着想,毕竟小外甥再怎么说也是皇上的亲孙子,如今逆犯都已伏诛了,皇上便有天大的气,过了这么长的时间也该消了,定不会拿妹妹和小外甥怎么样的,不是吗?”

    反倒是他们一家,这么家大业大人口多的,就为了一个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和一个别人家的孩子白白拿前程和性命去做赌注,也未免太不值当了!

    萧大爷又是抢在萧定邦之前冷笑着开了口:“皇上是不会拿妹妹和小外甥怎么样,只会圈禁他们至死而已,这还是皇上在时,等哪日皇上不在了,太子难道会白白为自己留后患不成?定然是要斩草除根的,所以父亲,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送妹妹母子回去,不然他们母子就只剩死路一条了!”

    顿了顿,又道:“而且我们先把妹妹母子送回去,皇上和太子殿下便不会猜忌我们,不会钝刀子割肉的慢慢儿收拾我们,让我们最后同样落得不得善终的下场了?不然当初皇上也不会将父亲从大同给弄到云贵这么偏远的地方来了,怕就怕我们退一步,朝廷就得进一丈甚至更多,那还不如直接反了呢,至少还能有一线生机!父亲,您打小儿便最疼爱妹妹,当初也是您一力做主,让她嫁给二皇子的,如今她正是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您可不能不管她啊!”

    萧定邦被长子最后几句话说得动容起来,可不是吗,女儿落得今日这般地步,可以说都是他这个做父亲的一手造成的,他怎能不管她?

    但想起家里的其他人,其他儿孙,他又忍不住动摇了,次子说得对,便是将他们母子送回盛京了,也绝不会有性命之忧,皇上既没有对二皇子的其他子女和四皇子的子女斩草除根,自然也不会对女儿母子斩草除根,至多也就是有生之年会没有自由和好的前程而已,但只要能活着,已经是一大幸事了不是吗?

    所以萧定邦最终还是做了决定:“明日便送二皇子妃母子回京,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偶尔回来省亲可以,长住却不是为人妇为人媳应有之道,这事儿就这么定了,谁也不必再说!”

    二皇子妃很快便得知了父亲的决定,本以为连日来自己的眼泪已经彻底流干,再也流不出一滴泪来了的,没想到这会儿眼泪依然扑簌簌的往下掉,果然这世上,就没有一个人是靠得住的,连自己的亲生父亲,亲生兄长也不例外吗?

    她肝肠寸断的抱着儿子,一瞬间甚至生出了与儿子一起去死的念头来,反正殿下死了,她的心也死了,如今不过是行尸走肉一般活着而已,还不如死了的干净!